立秋刚过,巴楚大地的田野间褪去了盛夏的燥热,却燃起了农人们抢抓农时的火热。从瓜田到枣园,从核桃林到菜地里,处处是弯腰劳作的身影,阵阵农具碰撞声与欢笑声交织,奏响了一曲奔向丰收的序曲。
瓜田藏“蜜”静待秋实
多来提巴格乡叶坎买里斯村的晚熟西瓜地,像一块铺展在大地上的绿锦。8月1日清晨,露珠在瓜叶上滚动,努尔麦麦提・热合曼蹲在瓜藤间,手指轻轻抚过拳头大小的西瓜,表皮上深绿浅绿的条纹已初显清晰。“你看这瓜脐,收得紧紧的,准是个甜家伙。”他笑着扒开一片卷曲的新叶,底下藏着的小西瓜正鼓着圆肚皮往上长。
这是努尔麦麦提种晚熟西瓜的第二年。去年6亩地收了20多吨,甜脆的口感让县城商贩追着要货。今年小麦收割后,他趁着墒情正好赶紧复播,如今瓜藤爬得满地都是,黄色的小花开得正旺。“再有一个多月,这些瓜就能长到十斤重。”他掏出手机翻出去年卖瓜的照片,屏幕里堆成小山的西瓜映着他黝黑的脸,“去年亩产3吨,今年管理得更精心,说不定能到4吨,按市场价每公斤3块算,又是一笔好收入。”
枣园剪枝巧促增收
8月5日的吾塘买里村枣园,枝叶间已缀满米粒大的青枣。技术员阿卜杜热合曼・麦麦提站在梯子上,手里的修枝剪“咔嚓”一声,就把一根疯长的侧枝从基部剪掉。“这枝子抢了主枝的养分,留着会让枣子长不大。”他把剪下的枝条扔到地上,转身给围在树下的种植户们示范,“剪的时候要斜着下剪,留个小斜面,不容易积水烂枝。”
种植户阿依古丽・艾则孜拿着剪刀学得认真,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衣领。她家的5亩枣园去年收了800公斤,今年跟着技术员学抹芽、施肥,枝头的青枣比去年密了不少。“以前光知道让树多结果,没想到剪枝这么重要。”她剪完一根枝条直起身,望着满树的小枣眼里发亮,“技术员说这样管理下来,亩产至少能增两成,年底就能给儿子买台新电脑。”
核桃修枝精管提质
色力布亚镇英阿瓦提村的核桃园里,果农们的身影在浓密的枝叶间若隐若现。近日,买买提明・依明正踮着脚给核桃树新梢摘心,拇指和食指捏住嫩绿的梢头轻轻一掐,白色的汁液立刻渗了出来。“这嫩梢长得太快,会把养分都吸走,掐掉才能让养分往果实上走。”他抹了把手上的汁液,指缝里还沾着核桃叶的清香。
核桃坐果期的管护是个精细活,20多天就得抹一次芽、摘一次心。镇上农技站的技术员每周都来指导,手把手教大家辨认徒长枝、结果枝。“以前瞎剪一通,核桃长得又小又瘪。”买买提明指着枝头挂满的青核桃,每个都有乒乓球大小,“现在按技术员说的做,你看这果子多饱满,国庆节前后收下来,准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菜田“智慧”速育新苗
阿拉格尔乡阿克阔纳克勒克村的农田里,一台装着北斗导航的免耕机正沿着直线前进,后面拖着的播种器均匀地撒下白菜种子。车轮碾过的田垄上,立刻留下深浅一致的播种沟,省去了人工开沟、撒种的麻烦。
“这机器一天能种30亩,比10个人干活还快。”村委会主任阿布都热依木・吾斯曼站在田埂上,看着机器在田里穿梭,脸上的笑容藏不住。村里今年选的复播白菜品种,45天就能长到包心,11月就能上市。“我们用的有机肥是羊粪和秸秆堆的,种出来的白菜甜丝丝的。”他蹲下身抓了把土,指缝里漏下的土粒带着湿润的气息,“村里已经联系好了县城的超市,到时候直接冷链运过去,让大家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菜。”
夕阳西下时,田野里的身影渐渐稀疏,满载着希望的土地在余晖中泛着柔和的光。从晚熟西瓜的静静生长,到冬白菜的破土而出,巴楚的农人们用汗水浇灌着每一寸土地,在立秋后的田野上,写满了对丰收的期盼与向往。(巴楚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卜力米提 努尔艾拉 郑晓芳)